“一天二十多个推销电话,我叫什么,房子在哪里对方都知道。”近日,武汉市民彭先生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新房交房以后,自己每天被各种推销电话“轰炸”。打电话来的人形形色色,其中主要包括装修公司、贷款公司、房产中介的业务员。
“让他们备注我的诉求别再打来,结果还接到同公司其他业务员的电话。”彭先生说,这一情况已持续三四个月,不仅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更让他担心个人信息可能泄露。
只是彭先生回忆,从购房到交房的过程里,就会接触房产中介、售楼人员、贷款人员、物业等群体,很多流程中需要登记个人信息,他也不清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如何避免被电话“轰炸”,信息遭到泄露,如何处理?记者咨询了律师。
推销电话记录。图/受访者提供
【1】三个月接上百通推销电话,“推销人员称客户电话是公司下发的”
彭先生在武汉江夏区购买了一套新建商品房,今年4月交房。不料,交房的喜悦没维持多久,就被接二连三的推销电话打破,让他每天很是焦虑,“现在电话一响我都害怕。”
彭先生介绍,从早上九点开始,至晚上六七点,推销电话接踵而来,“他们一上班就给我打,可是我也在上班,工作时不时就被电话打断,很是心烦。”他说,来电的人形形色色,有推销装修套餐的,也有提供装修贷款的,还有房产中介致电表示想将房子租下做成公寓。
彭先生对通话进行录音,并询问对方公司名称,经过整理,密密麻麻的来电记录超过百条。
虽然在电话里一一拒绝推销,不过,来电人员的“执着精神”实在让他招架不住。
“让他们备注我的诉求别再打来,结果还接到同公司其他业务员的电话。”彭先生说,推销人员并没有透露获取客户电话的渠道,只说是公司下发的。并且,购房涉及的流程,接触的人比较多,很多时候可能都会登记个人信息,彭先生也无从得知信息被谁泄露。
【2】业内人士:员工跳槽可能带走客户资料,买了信息的公司甚至还会倒卖给同行
谁有可能泄露市民的个人信息?一名房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买房过程中可能首先会接触房产中介,提供自己的姓名、电话、购房意向。之后,与开发商签署认购书或购房合同,这时会提交更具体的个人信息。如果需要贷款,金融机构会收集购房者的财务状况、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交房后,物业公司也会掌握业主的相关信息。
这样一来,市民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可能至少被以上4类公司的人员获取。另一名资深房产经纪人胡先生向记者透露,一些公司人员流动性大,业务员跳槽时可能会带走客户资料,私下兜售购房者信息的情况也曾发生,“买了信息的公司甚至还会倒卖给同行。”
不过,很多公司考虑到实现客户隐私保护和公司合规运营,已设有客户信息保密制度。胡先生介绍,公司内部会明确员工在接触、收集、存储、使用客户信息时应遵循的规则和流程,“岗位、级别不同,查询客户信息的权限也不同。”
近年来,国家多部门联合行动,严厉打击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违法犯罪。
今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了多起房地产中介行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典型案例。其中,上海某房产经纪公司员工陈某、祝某某、马某合谋对外出售公司掌握的房屋业主信息来获利。
三人通过马某的员工账号和权限访问公司大数据平台,查询并导出挂牌房屋的业主信息,将信息对外出售获取好处费。仅一个月,陈某泄露的客户信息就超过1万条。三人均被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律师:购房时建议签署“信息保密协议”,约定较高的违约责任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被电话“轰炸”?记者采访了上海君悦(合肥)律师事务所刑事合规部副主任、合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团委员律师张勇。
张勇介绍,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该罪主要打击两类人,一为提供者,二为获取者。
为规避信息泄露风险,张勇建议,消费者可以在购房时要求另签一份“信息保密协议”,或在合同中加入信息保密条款,约定较高的违约责任,从而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经营者要求提供与购房无关的个人信息时,购房者可以拒绝。
信息遭到泄露,如何处理?张勇介绍,受害人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是在网络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例如中央网信办的专门举报电话是12377。此外,受害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配资低息炒股配资门户请求侵权人承担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张勇提醒,消费者应当第一时间做证据保全,比如在遭遇骚扰电话时立即录音,要求对方公布姓名、单位以及信息获取渠道,“只有这样后续的举报或诉讼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才能有效打击侵权者。”
九派新闻记者 宋炜奇
Powered by 靠谱配资炒股平台_可靠的配资股票开户_炒股杠杆开户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